-
深圳高房价吸血电子产业(续):人才红利流向他方
不久前,在深圳房地产市场牛气冲天的时,我们泼出了一盆冷水《富士康、华为、高通逃离深圳,高房价吸血电子产业》,引起了制造业内人士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于是,我们借此在微博平台发起了一个投票:深圳房价继续涨下去,对电子产业的影响会有哪些?(见下图)总共有104位业界人士参与,从投票选项中不难看出,“人才流失”和“企业关转停”获得Z多认同,甚至有部分网友表示,离开深圳,回乡建设。其中有网友留言吐槽深刻:
1.深圳这种城市怎么容的下制造业土鳖?你在纽约看过工厂吗?这种情况很正常,举世皆然。台北市也没有鸿海工厂,这些都是正常现象。等到大家都搞清楚制造业是Z低下工作比建筑工人赚的还少时,大家都一窝蜂当律师,会计师,医师,如同今天的美国;
2.深圳,在政策上建立起来的。要持续的高速发展,需要的是政策的继续支持和刺激。短平快Z见效滴就是房产和金融。为官一任,造富一批。造血功能无法有效持续,而且各长官的考核指标在头上悬挂滴,只有扬汤止沸。马书记不是刚说过嘛,我们还可以填海100平方公里;
3.高房价无疑对电子制造业的摧残,一个连高端人群研发工程师都付不起的房价,其他生产性性员工更是望房兴叹,Z终人员会远离这座城市;
4.房地产恐怖发展,正是扼杀优质企业的凶手,这样做只会玩死实体制造业。
实际上,高房价的危害已经凸显,GDP总量全国DY的上海的人口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。
有数据表明,2015年末,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数减少了14.77万人,同比下降1.5%,这是上海15年来SC出现外来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。人力资源咨询机构ECA国际的一项生活成本调查显示,上海已经跃升亚太地区外派人员生活成本Z高的城市,上海生活成本高企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实际上,2014年时上海的人口增速已在一线城市中垫底。上海周边环绕着长三角Z富庶的城市群,南京、杭州、苏州、宁波这些二线城市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使上海失去JD的中心地位;其次,上海出现了近10年J罕见的一幕:除了高中和大学尚有微增外,2015年上海各种学校的“在校生人数”都出现了减少;有模型测算,2020年后,上海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30%以上。
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群落之一,深圳位于广州和香港之间,地理位置相对超然。在过去20年里已逐步成为中国主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,其相对优渥的薪酬与高新科技产业吸引了大批心怀梦想的年轻人,也吸引了许多创业者来深圳,这推动深圳成为全国创新与创业的中心之一。然而,这座城市可能由于其高房价使得实体经济面临着一个拐点,工程师和程序员人才红利在流向他方。
前不久,由于J低的入住率和高昂的租金成本,深圳一家叫“地库”的创客孵化器运营失败宣布倒闭。创客和创业团队不够用,似乎在嘲笑深圳孵化器市场的拥挤不堪。在西部的重庆,获得ARM、英特尔、中科创达以及众多深圳手机厂商青睐,智能手机、功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业成型,现拥有创客CKCOM等多个自主品牌,产品远销东南亚、印度、阿联酋、非洲等地。
华南双城之一的广州创业就业潜力巨大,IT、IC产业与深圳重合度很高,正在截留深圳的人才流动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,深圳月薪仅比广州高10%,深圳房价却是广州的2.2倍。在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创业扶持政策等指标上,广州的劳动力、写字楼租金、生活消费等成本相对偏低对人才构成很大的吸引力。据悉,目前腾讯的不少员工吐槽买不起房,他们离开的欲望越来越强烈,欲去广州安家谋发展。
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逐渐成熟和完善,手机硬件快速提升,其创业就业的门槛正在变低,实体产业互联网+是大势所趋,未来人才流动可能会不受地域限制。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,房价暴涨资本属性拉满,人才红利流向他方,城市未来成长预期逐步弱化,那时将面临真正的拐点。